首页> 教学改革> 教改项目

关于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第二期结项和第四期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27 11:28:55

496

各教学单位:

根据我校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工作计划安排,现组织第期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结项工作和第三期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第一期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结项安排

(一)结项范围

第二期立项的混合式教学专题研究项目和第一期申请延期结项的项目(见附件1

(二)结项要求

1.申请结项的项目需填写《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混合式教学专题研究项目验收表》(附件2)。

2.公开发表的相关教学改革论文。

3.结项报告。结项报告应内容包括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示范课的实施情况、教学效果分析(应含有与平行班或往届同课程班级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存在问题以及后期建议等内容,同时应提供图片及视频等相关佐证材料。

4.其他支撑材料。

附件3中《关于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结项的几点参考意见》供参考。

(三)材料提交要求

结项材料需包含项目立项申请书、项目立项通知书、项目中期检查表、项目结项论文及复印件或结项报告项目、项目结项验收表、其它与项目有关材料(延期结项需提供延期申请原件),并装订成册(一式,左侧装订,格式见附件4),以学院为单位于201962017:00时交教务处604。电子材料(命名:主持人姓名+题目)以压缩文件形式发教务处张开鹏老师OA

二、第期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安排

(一)申报要求

1.面向全校本科学生课程,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课程、文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2.课程负责人为我校专职教师,授课三个学期以上,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良。能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结合课程特点,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项目需引入一门完整的在线开放课程,且教学资源为国内外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可以是课程团队自建且已上线的在线开放课程,也可以引入网上的优秀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二)建设任务

1.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应重新进行教学设计、规划课程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内容。

2.课程教师需根据学习情况和认知特点,利用分组讨论、深度讲解、课程实践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3.课程教师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作为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的平台,同时开展线上其他教学活动(公布课程通知、更新课程资源、开展课程讨论、布置课后作业等)。

4.通过立项的课程应于2019季学期在校内实施混合式教学。

5.课程实施一学期混合式教学后,需提交总结报告,发表相关的教学改革论文。结项后学校将对结项报告或发表论文集结成册,供全校教师学习参考。

(三)项目管理

1.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纳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管理参照《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执行。

2.每个学院拟推荐3-6个项目,经各学院(部)预选后推荐给教务处。学校根据申报评审情况确定立项的名单,通过立项的课程给予500-1000/门的经费支持。

3.结项时间为20206月。自立项之日起至2019季学期结束为混合式教学实践时间,自2019季教学周结束至项目结项为项目反思及总结时间。

4.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将作为学校精品课程立项、结项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立项申报要求

1.课程负责人向院(部)提交《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申请书》(附件5)。

2.院(部)认真审核申请书并签字盖章,推荐符合要求的课程,并填写《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申请汇总表》(附件6)(以下简称汇总表)。

(五)材料提交要求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申请书》、《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申请汇总表》(一式一份),以上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201962017:00时交教务处604。电子材料(命名:主持人姓名+题目,汇总表除外)以压缩文件形式发教务处张开鹏老师OA

希望各学院充分认识该项目的意义,认真组织并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并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相关条件的支持。

联系人:张开鹏   电话:85302204

 

附件1:第期混合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附件2: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验收表

附件3关于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结项的几点参考意见

附件4混合式教改项目结项材料封面及目录格式

附件5: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申请书

附件6: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混合式教学实践专题研究项目申请汇总表

    汇总下载:汇总下载.zip

                                          

     

 201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