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学校文件

关于本学期21、22周的教学安排方案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30 17:34:04

186

 

   

关于本学期2122周的教学安排方案

为鼓励我院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自主意识,磨砺自身意志、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院决定在期末实施大学生实践活动计划,旨在提高我院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适应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本期计划安排如下:  

一、实践活动对象及时间:

(一)对象:在校所有本科生

(二)时间:元月19日——30

二、实践活动内容  

引导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社会热点和民生需求,开展社会考察和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调查报告等。各系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选题范围,各系团总支可围绕活动主题,结合专业特色,设计开展更多丰富多彩、有意义、有影响的活动。    

(一)调研类: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现状,把握时代脉搏,对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结合专业特色确定一个中心课题在一定地区内进行考察和调研。

(二)实践类:围绕共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协助街道、社区居委会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三、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对社会实践地点及实践课题和实践项目内容,各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做安排。学生可深入到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街道居委、政府部门等进行社会调查等各项实践工作,强调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各系要成立以系主任、系书记为组长,教研室主任为主要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各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考核评估,宏观管理工作,并对活动期间学生的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

(三)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各系要建立师生联系制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要有固定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保证与学生的联系时刻畅通,一周的直接通话联系在两次以上。

(四)社会实践活动中注意事项: 

 1、各系应把安全放第一,根据学生和地域实际,分析活动安全隐患,提出详细的安全工作方案,落实安全措施,并由辅导员联系家长把好学生活动的安全关,确保活动安全。 

2、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调研,坚持双向受益,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4、提倡就近原则,即在其家乡所在地附近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开展实践服务活动。 

四、总结与表彰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将由各系审批后存档。 315日前,各系将活动开展情况以及评选出的优秀学生社会实践报告5篇等材料报教务处(联系电话:85302201,李想)。我院将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五、方案实施时间表

1201511日前各系提交具体实施方案及安排。

22015315日前各系提交所推荐的优秀《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32015322日前教务处评选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新联学院教务处

   2014.12.8